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 正文

中国历史故事真实15个

来源: 中东文学城 时间:2023-12-25
1、大V谣翻袁世凯中国历史故事 2、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 3、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中国历史故事 4、那一年,我们一起审过的尼姑中国历史故事 5、嫖妓要付封口费中国历史故事 6、亡国都是显摆惹的祸中国历史故事 7、史上真有花木兰中国历史故事 8、善心无价中国历史故事 9、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 10、都是炫富惹的祸中国历史故事 11、没上过军校的毛泽东为何能*于天下中国历史故事 12、“文过饰非”害死人中国历史故事 13、平三藩蒙古出力多少中国历史故事 14、蒋介石为何与妻侄打“越洋官司”中国历史故事 15、《清明上河图》意在掩盖危机?中国历史故事 点击显示更多(15) 点击隐藏列表第1篇、大V谣翻袁世凯   大V谣翻袁世凯    浅水戏虾    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废宪政,弃共和,施独裁,行专制,一心想圆帝王梦。正当他忙活筹安会、推戴书、请愿团之类的把戏时,一则“倒袁”的消息在滇军中迅速流传开来。    消息来自住在京师的前云南都督蔡锷,由一个叫戴戡的人带到了云南。戴戡说: “袁世凯强奸民意,倒行逆施,现已是四面楚歌,穷途末路。蔡大哥过几天就会来云南,率领大家打倒袁世凯那小子,用武力为同胞争取人格……”将士们听说备受敬仰的蔡都督要亲自领导他们干革命,顿时热血沸腾,群情激奋,纷纷表态愿意跟随革命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则消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谣言,造谣者正是戴戡。原来,戴戡本是贵州巡按使,算得上是民国官场“大V”。但袁世凯觉得其名不见经传,撤之,换为自己的亲信。后来,戴戡北上谒袁,想套套近乎,跑跑关系,哪知连袁府大门也进不去,这才蓄意“倒袁”。    戴戡见蔡锷在滇黔旧部中威望依旧,便前去拜访,劝他和自己一起“倒袁”。面对戴戡的“撺掇”,蔡锷沉默不语,没有明确表态。但戴戡不管这些,他当日就带兵南下,打着蔡锷的名号说服其他将领加入“倒袁”的队伍。    如今谣言取得预期效果,各部队厉兵秣马,积极备战。戴戡见“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便把云南的情況报告给蔡锷,邀其共同成就大业。蔡锷遂以治病为由离京,辗转到了云南。1 9 1 5年1 2月1 2日,袁世凯登基,25日蔡锷高举义旗,掀起了护国运动。    在蔡锷挥师北上的同时,另一个影响力更大、造谣水平更高的“大V”也在大肆造谣,那就是康有为。此时,康有为正蛰居上海,由于其搞的君主立宪那一套破了产,保皇派失去了市场,因此,他异常痛恨窃国的袁世凯和造反的革命党。如今,袁世凯居然和革命党真J1真枪地干上了,康有为心中窃喜,如果双方两败俱伤,那清室就可坐收渔翁之利,这样一来, 自己岂不是又可以唱保皇戏了?    恰好,此时唐蟒等一帮革命志士流落沪上,吃了上顿没下顿。唐蟒和康有为因有世交之情,便带着革命同志常去蹭饭。康有为借机传谣:据来自北京的可靠消息,现在全国各地反袁斗争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连北洋军内部的许多将领也怀有二心,袁世凯不久就会被打倒了。    唐蟒等人听后,不察事由,不管真假,立即拍电报给侨居美国的同党,称革命胜利在望,赶紧回国建功立业吧!同党闻讯狂喜,准备归国。哪知详细询问康有为后,才得知这只是他精心炮制的一个谣言而已。大伙大窘之余一合计:听说蔡锷将军在云南创建了一块根据地,革命事业风生水起,我们不妨直接加入云南大军吧?一时间,云南的反袁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壮大。不久,袁世凯就在革命军的打击下绝望地病倒,一命呜呼了。    戴戡和康有为造的谣并不复杂,稍加核实,就会明了真相。然而,那么多上过学、留过洋、打过仗的人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使得谣言对革命事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谣言里面有民意。那时人民都盼共和,反帝制,不要专制独裁,而袁世凯的叛逆之举违背民心,以致每有“倒袁”谣言传出,大家都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试想,如果袁世凯的所作所为能深得人心,谣言自会不攻自破,又何必大费周章地去打击?看来,在谣言面前,人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反思。第2篇、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 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    “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    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王昭君离开长安没有多久,汉元帝死去,他的儿子刘骜即位,就是汉成帝。第3篇、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   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    置毒酒中    典型案例:汉平帝被鸩弑案    投毒嫌疑人:大司马王莽    在中国几百个大小皇帝中,*一位直接被毒杀的皇帝是汉平帝刘衎。    刘衎是西汉两名小皇帝中的一位,9岁当皇帝,是西汉很后一位皇帝,原名“箕子”,即位后,改名“衎”。刘衎生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是汉元帝刘奭的庶孙、中山王刘兴之子,母亲卫姬。刘衎3岁时嗣立为王。    《汉书·平帝纪》(卷十二)记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太皇太后王政君主持大政,撤了深受汉成帝刘骜宠幸的大司马董贤的职位,改任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同时派人迎立中山王箕子为皇帝。    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妈,她任人唯亲,将自家侄子捧上了高位,为日后王莽篡位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王政君直接葬送了西汉王朝。王莽篡位时,王政君大怒,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很后在忧愤中死去。    王政君老了,刘衎太小,这给野心勃勃的王莽提供了独揽大权的机会。为防止大权被皇帝母亲娘家卫氏家族夺走,王莽干脆斩草除根,将卫氏一族灭门。为了搞定皇帝,他又把14岁的女儿王嬿嫁给12岁的刘衎当皇后。    当了皇帝老丈人后,王莽的野心更大了。元始五年(公元5年),刘衎知道了母亲娘家受害的内情,十分不满,脸露不悦。王莽担心日后有事,为绝后患,顿起杀机。当年十二月的腊日,王莽利用给皇帝进献椒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刘衎饮后中毒,不久“崩于未央宫”。    王莽投毒一事,见于《资治通鉴》,在《汉纪二十八·孝平皇帝下》里有这样的记载:“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刘衎中毒后,话都说不出来,很后连遗诏都未留下。而王莽还假惺惺地表示,愿意代皇帝去死。    对于王莽投毒的真相,史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是无稽之谈,因为比《资治通鉴》成书更早的《汉书》中并没有此记载。另外,对王莽投毒的动机,也有不同说法,有一种说法是他为了不让女儿怀上“龙种”,方便日后篡位,而对刘衎下了毒手。投的是哪种毒物也不清楚,谜底难揭。    用有毒的酒将人弄死,这叫“鸩杀”;用这种方法弄死皇帝,叫“鸩弑”。    这种毒酒古称“鸩酒”。据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毒门》记载,鸩是一种毒鸟,主要吃毒蛇、毒蝎,鸩粪便有剧毒,将其放进酒中,便成鸩酒。“鸩酒饮之,则无不死矣”。典型的中毒症状是,“白眼朝天,身发寒战,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至眼闭即死”。    到后来,鸩酒不再囿于用鸩禽粪便配制了,可放入酒中杀人的毒药多多,“鸩酒”成了毒酒的通称。需要说明的是,如汉平帝这般遭鸩弑的皇帝并不少见,如晋怀帝司马炽被刘聪用鸩酒毒杀,唐昭宣帝李柷被后梁开国皇帝朱全忠用鸩酒弄死……    食品掺毒    典型案例:晋惠帝食饼中毒    投毒嫌疑人:东海王司马越    很出名的一起皇帝毒杀案发生在西晋,受害者是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遭投毒的背景相当复杂,其间发生了一系列宫廷事件。司马衷是西晋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弱智皇帝”。弱智到什么程度呢?有年遇饥荒,老百姓没粮吃,饿死了很多人,他竟然反问道:“何不食肉糜?”    晋武帝司马炎先后生了26个儿子,根本不看好这位接班人,但因为他是长子,又是皇后杨艳所生,在“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接班人确立机制下,司马衷从哪方面都合格,所以,虽然心里不情愿,还是在司马衷9岁那年册立其为皇太子。    司马炎对傻子坐江山总是不放心,想给儿子找个能干的媳妇辅佐一下。司马衷15岁那年,公选太子妃。皇后杨艳却被勋臣贾充的老婆郭槐用礼物搞定了,想给儿子娶贾家的女儿。    《晋书·惠贾皇后传》记载,几个受过贿赂的大臣当时也说贾家的女儿好。司马炎遂改初衷,决定在贾家的女儿中间选太子妃。起初选的是贾家的二女儿,但因她人小个子矮,连礼服都撑不起来,又改选长得很丑、比司马衷大两岁的贾氏长女贾南风。    司马衷的长子司马遹是其与谢夫人生的,特聪明。正是因为长孙出色,司马炎很终没有废掉司马衷,寄希望于孙子。因担心司马遹遭贾南风毒手,司马炎一直将其秘藏。但司马炎的皇储计划并没能实现,他去世后,贾南风设计废掉了太子。    司马遹被废后,先是被幽禁在金墉城内,后被迁禁于许昌宫里。但贾南风还是不放心,便和情夫、太医令程据商量干掉司马遹。程据用巴豆制成毒药“巴豆杏子丸”,让手下孙虑带到许昌去毒死司马遹。    司马遹早有预防,怕有人投毒,每天都自己煮饭。见投毒不成,孙虑由谋杀改为逼杀,干脆直接逼司马遹把毒药丸服下。司马遹不服,孙虑便趁其上厕所时,直接用捣药用的杵棒从背后将其击杀。    从这件事上可以知道,投毒在西晋皇室已有先例,后来司马衷被毒杀并不偶然。    有意思的是,贾南风不久也被毒杀了。由于贾南风心狠手辣,朝野共愤,引发了直接动摇西晋国基的“八王之乱”。贾南风在宫变中被赵王司马伦矫诏逼喝金屑酒弄死了——金屑酒其实也是一种特殊毒药,但放的不是毒药,而是金子碎屑。    司马伦毒死贾南风后,晋室更乱了。司马伦直接逼傻皇帝司马衷禅让,自己当了皇帝。但其他封王不干了,谁不想当皇帝?司马伦只得又退位,让司马衷继续当皇帝。但封王们的心都野了,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衷遂成筹码,被各王当宝贝争来夺去。    很后,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用当时的“高档小轿车”——牛车从都城长安(今西安)接回了旧都洛阳。据《晋书·惠帝纪》(卷四)记载,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回到洛阳仅半年的司马衷“崩于显阳殿,时年四十八,葬太阳陵”。    司马衷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的记载很简单,仅四个字——“食饼中毒”。那么是谁投毒的?史书无确定的答案,很大的嫌疑人是司马越,因为只有司马越有作案的动机、条件和时间,但因为没有人看见,证据不足,所以史家也只能留下“或云司马越之鸩”的记载。    上述三起毒杀案,所用毒药和投毒的方式不一样。杀司马遹用巴豆,中医称巴豆有“大毒”,是古人投毒常用的毒物之一,历代禁止随便出售。《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刑部·诸禁》(卷十九)“禁治买卖毒药”条,将之与砒霜同列为禁药。    杀贾南风使用金屑。“吞金”是古人自杀时较常用的方法。人喝下金屑酒后不会立即毙命,将在极度痛苦中慢慢死去,死得比喝下正宗的毒酒还惨。    杀司马衷的方法是饭里下毒,这种投毒手段简单,较容易得逞,所以在现代也常见。东汉质帝刘缵也是被这样毒死的。谋杀者梁冀让亲信暗中把毒药掺在质帝食用的饼中。有鉴于此,古代皇帝就餐前常由太监、医生等人尝食,没事后才动筷子。    药里下毒    典型案例:清德宗死亡案    投毒嫌疑人:大太监李莲英    很后一位可能被毒杀的皇帝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皇帝。    载湉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清史稿·德宗本纪一》记载,其父亲是咸丰帝之弟醇亲王奕 ,母亲是清代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没有子女的清穆宗(同治皇帝)载淳驾崩后,慈禧决定让妹妹家年仅4岁的儿子载湉继承皇位,时间是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公元1875年2月25日)。    载湉年纪太小,登基后先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后由慈禧一宫独裁。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光绪皇帝开始亲政。此时的大清王朝灾祸连连,内忧外患,这深深刺痛了年轻的皇帝,载湉想变革。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六月,载湉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但是,变法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造成了皇帝和太后两大势力之间的“帝后之争”。守旧派势力太强,博弈的结果是载湉不仅未能将慈禧摆平,反而使自己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整个变法历时仅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载湉失去了自由,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崩于瀛台涵元殿”,载湉再没有过上好日子。蹊跷的是,载湉死后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仪鸾殿死了。38岁的皇帝和74岁的太后,在24小时内相继死去,真是天塌了,大清子民惊呆了。    载湉是怎么死的?坊间传闻多多,有说毒死,有说病死。其中以“毒死说”流传很广。    为了弄清真相,*清史纂修工程“清光绪帝死因”研究课题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1980年清理载湉崇陵棺椁时获得的头发、衣物、遗骨进行了毒性检测,发现载湉的头发、衣物、遗骨中的三氧化二砷含量与正常值相比明显异常。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经测算,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很后形成结论: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这一结论终于弄清了载湉的真实死因,但谜团并未能因此全部解开,谁投的毒?又是谁指使的?一说是慈禧太后卧病不起后,听说“皇帝很高兴”,下令在载湉服用的药里(一说饭里)下了毒药,让皇帝死在她前面。而慈禧投毒疑有前科,据说她曾借进献点心之机,暗下毒药,除掉了很大的对手慈安太后,实现了一宫独裁的目的。    另一说是太监担心载湉复出后对自己不利,借慈禧之名弄死了载湉。曾在宫中生活过两年的德龄公主在其所著《瀛台泣血记》(又名《光绪帝毕生血泪史》)一书中直接说是大太监李莲英下了毒手。传说毕竟是传说,到底是谁要毒死大清的皇帝,也许永远是个不解之谜!    砒霜是中国古代谋杀者很常用的毒物之一,其毒之狠,与“鸩”并列。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毒门》中,开首即谈砒霜,描述颇详:“人有服砒霜之毒,疼痛欲死,苟不急救,必至腐肠烂胃,吐呕紫血而死。”    其实,砒霜是一味疗效显著的中药,至今中医都在给患者使用,其治疗原理叫“以毒攻毒”,但用量和范围控制极严。阴谋家正是利用“吃药”这种路径下毒,绝杀他人。    为防砒霜被坏人利用,古代一直将其列为禁药,市面上不得随便买卖。元代还实行购药“实名制”,砒霜交易逐笔登记入册。《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刑部·诸禁》(卷十九)“禁治买卖毒药”条规定,如果出了事,买的、卖的两个都要处死。    宫廷早就总结出了对付砒霜下毒的简易检测方法,除了用专人尝食之外,还有专用的测毒工具。明清宫廷一般使用“银版”“银针”来测试,一旦饭菜里有毒,纯白色的银器马上变黑!

第4篇、那一年,我们一起审过的尼姑   那一年,我们一起审过的尼姑    作者/段钱龙    淳化二年(991年)八月,天气闷热,登闻院的值班官员正昏然欲睡,忽然被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惊醒。    宋太宗即位之后,为彰显爱民之心,特设登闻院,允许天下万民越级上诉。登闻鼓一旦被敲响,值班官员必须即刻上报,直达天听,任何人不得拖延阻拦,违者重罚。不过,老百姓大都卑微苟目。若非有天大的冤情,准敢直接惊动九五之尊的皇帝?数年来,登闻鼓从来就没有响过。    此时此刻,竟然有人敲响登闻鼓。鼓声咚咚,声扬数里,就连深宫中的太宗也隐约听见了。不到一个时辰,登闻院的案情报告就被摆放在了太宗的御案上,他仔细阅过报告,眉头紧锁,即刻宣召新任大理寺长官王禹偁人宫,下令由他牵头,即刻组建专案组,展开调查。    王禹偁出身贫寒,家中靠为人磨面为生。毫无背景却才华横溢的他在30岁时终于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太宗对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文采风流名动天下的王禹傅很是欣赏。短短十年,王禹偁就从一个微末小官华丽转身为大宋很高司法机构长官,可谓春风得意。    听闻皇帝急召,王禹俑心巾忐忑,路上几番询问带路宦官,这才得知原来是有人敲响了登闯鼓告御状。出宫之后,王禹偁回到官衙,即刻让人去请大理正李寿、新任刑部长官宋浞。李寿是资深法官,精通律令,有他参与,可以解决很多法律难题。宋浞也是太宗秘书班子成员,和王禹偁关系亲密,且刑部本就负责复核案件,有他参与,可以免去许多繁琐的程序,利于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不久,李、宋二人赶到。王禹偁顾不上寒暄,把卷宗交给两位。看完卷宗,三人沉默许久。    案子太棘手了!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原告为庐州人士,女性,本姓萧,少年出家,法号道安,现在京城居住。道安陈诉,数年前,老母为哥哥迎娶姜氏为妻。开始姜氏还算守礼,可数月之后就原形毕露。姜氏性情轻佻,喜欢勾三搭四,邻里之间传得沸沸扬扬。兄长生性懦弱,不敢反抗,老母就出面训斥儿媳,竟然被姜氏推倒。之后,姜氏对婆婆冷嘲热讽,百般羞辱,甚至胁迫丫鬟仆妇,不给婆婆供给饭菜。道安已经出家为尼,本想断绝尘缘,静心修炼。可偶然回家,却看到老母骨瘦如柴,染病在床。道安不忿,要求兄长拿出男人的魄力,把姜氏休掉。可被姜氏一番挑唆,兄长竟然要求道安早些回山,不要管家中事务。道安无奈,只能上开封府告状,状告嫂嫂对母亲不孝。    道安认为,事情的是非对错本来十分清楚,只要派衙役到邻里间简单做个调查,就可以知道自己所言非虚。可是,负责案件的开封府判官张去华却罔顾是非,判定姜氏无罪,并将道安当场逐出。张去华和姜氏并无关系,之所以如此黑白不分,是因为姜氏的姨父、正三品高官散骑常侍徐铉批了条子,走了后门。张去华与徐铉官官相护,玩弄法律。道安要求太宗为民做主,还母亲一个公道。    案子虽然不复杂,可是涉水很深。    这个徐铉并非普通人物。早在三四十年前,徐铉就已经名震天下。南唐后主时期,徐铉曾一度主政。虽然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可是面对强大的宋廷,徐铉几番出使都不卑不亢,保全了士大夫的尊严。入宋之后,太宗任命徐铉为散骑常侍,作为文学顾问常伴左右。徐铉有大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小篆书法天下闻名,对《说文解字》等古籍的理解精深独到,广受学人推崇。像王禹偁、宋浞这样的文坛新秀也多多少少都受到过徐老前辈的关照。看到徐铉七十多岁还摊上官司,还是皇帝直接过问的官司,王禹偁心中很不是滋味。    至于张去华,就更是朝廷上下公认的栋梁之材,政声更在王禹偁之上。张去华少年游学京师时,就得到翰林学士的热情赞颂,后来还被太祖钦点为状元。此后,张去华仕途一帆风顺,在太宗初年已经官至转运使,成为封疆大吏。    让王禹偁等人尤其感到头疼的,还是张去华背后的人物。张去华担任从四品谏议大夫,官品在王禹偁等人之上。关键是张去华此时是开封府判官,而开封府尹正是皇次子赵元僖——朝野默认的皇太子。张去华正是太宗亲自选拔出来的辅佐赵元僖的骨干官员。张去华接受任命,觐见谢恩时,太宗曾当而嘱托: “爱卿乃是朝廷公认的端正贤良的人才,希望你们这些人能够好好辅佐我的儿子。”足见太宗对他的器重。赵元僖也对张去华极为器重,把府中事务全权委托给他处理。如不出意外,数年后,太宗驾崩,赵元僖即位,张去华就将位极人臣,官拜宰辅。    王禹偁看看宋浞,宋浞看看李寿,三个人都不说话。对徐铉,大家不忍调查;对张去华,大家不敢调查。怎么办?很后还是王禹偁发话:为官断案,但求无愧于心。不管案件牵涉何人,一律依法办案!    王禹偁派衙役发出传票,传召相关人等在指定日期到大理寺候审。    到了那天,王禹偁和几位陪审在大堂上坐定,先传召原告道安。几位官员都很感兴趣,到底是怎样一个尼姑,吃-熊心豹胆,竟然告了御状,告的还都是朝廷高官。    道安低头跟随衙役进入大堂,步予不紧不慢,未等衙役吩咐,就主动下跪行礼,看得出见过一些世面。王禹偁让道安抬起头来,把冤情再诉说一遍。道安一抬头,堂上一片嘘声。原来,道安容貌出众,且年纪不过20岁左右。如此花样少女,竟然出家当了尼姑!    道安口齿清晰,语言生动,说着说着,便泪如雨下,一旁的衙役也为她抱不平。但王禹偁却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他觉得眼前这个尼姑绝非一般人物。寻常妇人,即便是一些世家贵妇,被大理寺传召,哪个不是战战兢兢?可眼前的道安却如此沉稳,且言辞极富煽动性,情感的释放也张弛有度,对场面的控制力极强。这个道安,若是男身,必定是个袅雄!王禹儒一贯反对佛教,对那些动辄出人权门后宫的和尚、尼姑很是敌视。在他看来,这些和尚、尼姑不事生产,专门挑拨是非,甚至托名佛法进行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道安述说完毕,王禹偁让她退下,又传姜氏入内。姜氏抖抖索索地跟在衙役后面,跪在堂下就不停地磕头。他一拍惊堂木,姜氏竟然被吓晕过去。众人不解,这难道就是虐待婆婆、欺凌丈夫的悍妇吗?王禹偁让衙役唤醒姜氏,可姜氏醒后也是言辞混乱,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根本无法进行正常审问。    王禹偁让人把姜氏带下,传徐铉人内。    徐铉已经76岁了,由儿子扶着进入大堂。他推开儿子,勉强站立,想要给主审长官躬身行礼。王禹偁连忙劝阻,让徐铉坐下,告诉他,道安告御状,他的罪名有二:其一,纵容外甥女姜氏欺凌婆母,虐待丈夫,有管教不严之罪;其二,请托开封府判官张去华,干涉司法公正,有营私舞弊之罪。    徐铉听后,长叹一声,家门不幸啊。接着,他说出r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姜氏是徐铉妻子的外甥女,品性善良温和,出嫁之后夫妻关系和睦,对婆婆也能够以礼相待,是邻居颂扬的好儿媳。道安则伶牙俐齿,生性狡诈,看到一些尼姑常年出入官宦人家,收入颇丰,也跟着当了尼姑。可这个道安却仗着自己美貌,勾引了不少名门少爷,作风问题严重;又喜欢追求享受,还穿金戴银、涂脂抹粉,坊间名声极坏。道安向母亲和兄长索取财物,姜氏一度劝阻丈夫,于是道安怀恨在心,一心想把姜氏赶出家门。其兄长知道妹妹无行,多番劝说,却被妹妹暴打,兄妹关系由此破裂。堂上主审官员如果不信,只要传召萧家母子及萧家四邻,必然可以得到同样的回答。    至于请托,更是没有影子的事。张判官一贯以公正清明著称,和徐铉也并无来往,怎会徇私?若说徐铉请托,可有人证物证?正因为张判官了解到事实真相,才做出正确的审判,不受理道安的诉状。刁蛮尼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完全是污蔑,完全是诽谤!    王禹偁与宋浞面面相觑。谁说的才是真的呢?王禹偁又传萧家母子和四邻上堂,众人述说和徐铉一致。再翻查当初开封府的审案卷宗,徐铉的说辞和现在的基本一致。这么一来,徐铉就确实没有问题了。    王禹偁三人一番商议之后,将所有涉案人员一并召入,宣布初步的审理结果。当听到王禹偁宣布徐铉无罪、姜氏无辜之后,道安哈哈大笑。    王禹偁质问道安为何大笑,道安反问:凭什么认为徐铉、姜氏无罪?王禹俑答:众口一词,不容你狡辩。道安却认为,徐铉乃朝廷正三品高官,位高权重,兄长、母亲和四邻必定是受到徐铉胁迫,不敢陈诉事实。至于请托一事,以徐铉、张去华的聪明,又怎么会留下物证?可是,人在做,天在看,堂上官员若是徇私放过徐铉,道安必定再敲登闻鼓,将堂上主审一并告上,看看皇上到底会帮谁。    王禹偁哪受过这种羞辱,顿时大怒,要以反坐之罪将道安下狱。还是一旁的刑部长官李寿清醒,提醒王禹偁和宋湜两位领导:既然这是皇帝亲自交办的案子,很稳妥的办法就是我们不做任何决断,只管如实回禀,听候皇帝发落。    看着道安潇洒地转身,王禹偁比徐铉还要生气,连声骂道:妖尼,妖尼!    在王禹偁把案情回禀太宗的当天,道安果然再度敲响登闯鼓。太宗听完王禹偁的陈诉,本已认定道安污蔑,可道安竟然再度敲鼓。到底是什么驱使一个弱女子不顾名节,不顾生死安危要告御状呢?太宗决定亲自接见道安。    道安行礼之后,哭哭啼啼间再爆猛料:本来家丑不可外扬,可徐铉老儿一手遮天,朝廷官员官官相护,不说就不能洗刷自家的污名。道安讲,姜氏和众人在堂上的说辞,全都是徐铉事先安排好的。而徐铉之所以不顾一切地保全姜氏,是因为他早就和姜氏通奸了!早在姜氏少年时,徐铉就和姜氏勾搭。姜氏出嫁之后,还经常打着看姨母的名义和徐铉私会。兄长曾经撞破二人好事,然后亲口告诉我。可兄长懦弱,被徐铉以富贵引诱,以性命威胁,不敢对外人说出事实。而母亲宁可饿死,也不愿家丑外扬。因此,母兄二人才帮着维护徐铉。    宋太宗大怒,下令即刻捉拿徐铉、张去华,连王禹偁、宋浞、李寿也一并被隔离审查。宋太宗特意从枢密院调来新任直学士李昌龄组建审刑院,对大理寺、刑部的调查进行复查。    一天之间,朝廷风云突变。    李昌龄官声不怎么样,在担任地方官时贪污了不少钱财。可是,太宗对此不闻不问。李昌龄有才,他很大的才就是会揣摩皇帝的心思,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    淳化二年的大宋王朝,在一片阳光明媚的同时,也暗流涌动,黑云摧城。其中,斗争的焦点,就是百官拥戴皇次子赵元僖为皇太子一事。    在左正言宋沆的带领下,不少中下级官员在大殿前公开请愿,大声恳请立赵元僖为太子。    太宗虽然喜爱赵元僖,可当时他身体强健,根本就没有立太子的打算。而且,他在权力旋涡中斗争了一生,深知设立太子的弊端:太子一旦被设立,他就有权设置自己的官署,一些人为了将来的富贵,必然攀附太子,朝中就会出现第二个权力核心;而~些反对太子的官员,就会自动联合,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皇帝和太子的父子之情。自古以来,有多少皇帝杀太子、太子弑父皇的悲剧啊!宋太宗绝不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    在李昌龄看来,宋沆不过是个从七品的左正言,有何能耐为赵元僖摇旗呐喊?还不是仗着宋沆的亲戚、时任宰相的吕蒙正嘛。太宗也是明白人,几次找吕蒙正等宰臣谈话,告诉他们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是,吕蒙正就是不听,竟然还煽动宋沆在朝会上公开上表,这还得了?!    虽然宋沆是吕蒙正的亲戚,可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出头是受了吕蒙正的指使呢?何况,吕蒙正为相多年,行事稳重,功勋卓著,贸然把他拿掉,也难以服众。    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李昌龄的结案报告给了宋太宗一个非常好的借口。    李昌龄回禀太宗,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取证,案情已经基本清楚。道安状告徐铉与姜氏通奸一事,当事人拒不承认,萧家母子也不认可,双方各执一词。这等偷情通奸的事情,本属私密,真相如何,外人很难了解。不过,徐铉多年来和妻子的外甥女姜氏来往密切,这是有目共睹的;萧家多年来接受徐铉的金银财帛,这也是有账可查的。    至于请托一事,虽然找不到徐铉与张去华银钱书信来往的证据,可即便没有,以徐铉的名望,以朝野上下对徐铉的推崇,张去华作为一个后辈粉丝,是完全有可能帮助徐铉遮掩作假的。而谎言一旦开始,就必须永远持续下去,这也是徐铉、张去华等人统一口径,坚持供词的原因。    张去华作为开封府判官,本应公平处理政务,却为了自身的人情关系,罔顾法律,拉拢名流徐铉等人,实在可恶;王禹偁三人之所以一边倒地站在徐铉一方,正是为了讨好张去华,并从张去华处得到赵元僖的认可…    一桩不孝案、行贿受贿案、绯闻案,硬生生被李昌龄整成了结党案。    这下,徐铉、张去华、王禹偁等人倒霉了。    数日之后的朝会上,太宗对道安状告徐铉一案本身没有说什么,却宣布了一系列贬官决定:徐铉、张去华贬为从八品行军司马,王禹偁、宋湜被贬为从八品团练副使,连李寿这样的普通办案人员都被罚停职,在家思过。徐铉、张去华、宋浞等人不敢作声,默默出行。王禹偁为人刚直,觉得自己判案根本没错,且据李昌龄的报告看,也并没有任何实际证据证明徐铉与姜氏有奸情,连请托的事情都是想当然。这等子虚乌有的罪名,如何让人心服口服?    王禹偁连番上书抗议,一时之间朝廷舆论纷乱,就连一些宰臣如吕蒙正等人也对太宗如此处置深感不解。可太宗根本不给解释,直接下令侍卫催促王禹偁出京。    不久,太宗以朝臣私下结党为名,先将和张去华、徐铉关系密切的几位副相罢去,很后利用李昌龄等人将宰相吕蒙正也扳倒了。至此,朝中亲附于赵元僖的大臣基本下野。李昌龄办事有功,很快被提拔为宋朝纪检很高长官——御史中丞。    王禹偁和宋浞毕竟年轻,数年之后又回到了朝廷。王禹偁做到正三品翰林学士,宋浞更牛,当了主管全国军政的枢密使。张去华则比较憋屈,若赵元僖很终称帝也还罢了,然而一年后,他竟意外身亡,皇三子赵元侃成为默认的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真宗一即位,张去华这个前任继承人的骨干就称病归隐去了。徐铉很惨,好好一个老头儿,一辈子小心谨慎,晚年却因一个尼姑案无辜被贬。结果,老人家被贬后心中愤懑,不出数月就去世了。

第5篇、嫖妓要付封口费

  嫖妓要付封口费    宋代才子石曼卿(即石延年)很有才情,也为时人推崇,就是运气不太好,多次参加科举,都没挤上独木桥。到了宋真宗年间,他才被破格录为“三举进士”,也就是曾三次应试而未中的进士,这在宋朝是个特例,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执著于科举的读书人。    宋代文风火炽,读书人地位高,自尊心也强。“三举进士”相当于后娘养的,就业待遇肯定不一样。所以,这对石曼卿来说,很伤自尊,但为了拿俸禄侍奉老母亲,这才半推半就到衙门报到,进入仕途开始混日子。    宋仁宗即位后,石曼卿外放金乡知县,因政绩不错,又被调回京都,做了大理评事、馆阁校勘,一边做助理审判员,一边还兼着编书校对的任务。当时的石曼卿也就三十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又没有老婆小妾,只好偷偷摸摸找妓女解决问题。本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要做得隐秘一点,不被便衣发现,或者不惹出事引起衙门注意,那也不至于被载于史册。可他光知道躲避制度,却忘记了妓院里的潜规则――妓女收钱,男妓也是要“孝敬”一下的。    当时京师出卖色相的户头将近一万家,不仅有女妓,也有男娼。且这些以男性为娼妓的风月作坊名气也很响,有专门的招牌,叫做“蜂窠”。这些男妓不比女妓有职业操守,大多是一帮不要脸的无赖,在妓院里跟妓女抢饭碗不说,还常常组团敲竹杠,向嫖客打秋风,搞团伙行讹诈,十分猖狂。    石曼卿有一次寂寞难耐,就偷偷溜到娼馆去买春。这对那些男妓来说,无疑是送上门的便宜买卖。(宋代在职官员不允许招妓,如果不狠狠地敲他一笔,那岂不是亏大了。)偏偏石曼卿偷了腥还不想付出代价,不但不给封口费,还说了几句难听的话。男妓们见拿不到好处,干脆撕破脸皮举报了他。    这下子糗大了,宋仁宗很生气,把石曼卿贬到海州,做了个小小的通判。    不久,西夏入侵,范仲淹等人受重用,以人才难得为借口,向皇帝举荐石曼卿到西北军前效力。石曼卿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在河北、河东、陕西等地招募几十万大军,开往前线抵御西夏。宋仁宗一高兴,也就忘记了他有嫖妓前科,赐他绯衣银鱼,以示嘉奖。    也正是在西北这些日子的辛苦操劳,夺走了石曼卿的健康,他染病不起,去世时才48岁。第6篇、亡国都是显摆惹的祸   亡国都是显摆惹的祸    作者/辽海清月    公元前209年,陈胜派武臣引军北上,迅速攻占了赵地的大部分城池,并占有了原赵都邯郸(在今河北邯郸西南)。在这一系列辉煌胜利的鼓励下,平民出身的武臣索性脱离了陈胜的队伍,自立为赵王。    当时的天下已然大乱,在原六国故地任职的许多秦朝官员见农民军声势浩大,便纷纷请降,新建的赵国也因此得以壮大。但让人大感意外的是,武臣,这位冉冉升起的新霸主,竟然称王不到一年就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叛变中被杀,其政权也被颠覆。这场祸端究竟因何而起呢?    赵国建立之后,一心想独霸北方的武臣命部将向外扩张,一面派部分主力掠取更北的燕地,一面遣军向西攻打晋中腹地。这种四处出击的行动虽然显得声势浩大,但却造成了首都防御空虚的致命隐患。只是让这个潜在隐患变成现实危机的人,就是武臣派去攻打常山、太原方向的部将李良。    李良本是秦军的中级将领,追随武臣后也很尽心尽力,接到西进的任务后,他奋力攻克重镇常山。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前往太原的途中,他遇到了很难啃下的硬骨头――由精锐秦军设防的石邑(今河北获鹿县东南)。    石邑地处太行山区,地势十分险峻,易守难攻。面对占据地利的强敌,李良率领的未经训练过的农民军自然吃了大亏。因久攻不下,李良只得率部众返回邯郸,希望获得武臣的增援。    就在李良所部人马走到邯郸城郊之时,遥遥望见,他后方出现了打着赵王武臣旗帜的部队,约有百余人。于是,遵从礼法的李良就命令部众下马迎候,自己也肃立在一旁静待赵王。    可是,李良等来的却不是赵王武臣,而是武臣的姐姐及其随从。这位凭借弟弟*而享受幸福生活的女人此时赴宴而归,喝得酩酊大醉,卧倒在车中。她并不认识李良,对他给自己施礼的举动也毫不在意,只是很随意地派了个家丁敷衍地还了一下礼。    平素尊贵惯了的李良见此情状,一脸尴尬地缓缓站起了身。看着渐行渐远的那队人马,李良的自尊心严重受挫。他的部下很快弄明白了真相,其中一个随行官忿忿不平地对李良说: “现在天下人都背叛暴秦,有本领的人已经先立为王。您的地位一向在如今的赵王之上,凭什么他们就可以这么瞧不起您?这个女子竟然不为将军下车行礼,让我去杀了她吧!”    李良听了这番话后,顿时血气上涌。他在太原前线时就已收到来自秦国的诱降策反书信,本已心存疑虑,现在又被赵王的姐姐轻蔑侮辱,越想越怒的他索性带兵造反了。    李良率领的军队很快就追上了武臣姐姐的队伍,并将这些不给他们面子的人统统杀死了。然后,一不做二不休的李良指挥军队突袭邯郸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还在城中做着霸主梦的赵王武臣及一干官员一并杀死,出了胸中这口恶气。    尽管后来武臣的部下张耳和陈余集结队伍,打败了叛变的李良,然而武臣的霸业却已随风飘散了。第7篇、史上真有花木兰

  史上真有花木兰    《花木兰传奇》今年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花英雄身上的那点忠孝节义,足够今时今日借鉴。至于该剧拿出二十多集在“当户织”上玩想象力,不能算错,说明年轻人爱劳动,弘扬祖国古老的刺绣文化。让一个民间绣女与敌国王子谈恋爱,也不能算错,没有爱欲纠缠,怎么吊观众胃口?吐槽是网友们玩的,我们还是说历史吧。    《木兰辞》有“民间述史”性质    说《木兰辞》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秦汉以后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管辖。《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慧眼独具。    乐府歌辞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木兰辞》显然属于后者。重读,我们眼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一个利落朴素、自恋成痴的姑娘,在娓娓叙事,旁边还有一个小秀才做记录。    实际上,汉魏时期流传下来的《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乐府经典,无不带有上述“写实”的特点。    这种民间“写实”非常可贵,我们称其为“民间述史”,即老百姓自己写的历史,相当于某人传记或非官方大事记。为何这么说呢?古代官方修史,帝王将相、改朝换代是大餐,后妃本传、怪力乱神只是小菜儿,民间小事小情小人物,史书不显。    老百姓通过民歌创作的形式,把一些他们看到的亲历的认为有意义的事口述下来,经民间文人的润色,再被官署采集后稍加整理,即成乐府歌辞而传世。它们,可为史料之补充,其真实性,足与地方志、文人笔记相媲美。    从北魏史料中寻找木兰代父从军的可能    有人较真儿,说《隋唐演义》里还有花木兰故事呢。没错,那能说明什么?隋恭帝在位不足半年,还是唐高祖李渊立的傀儡。中原百姓有称皇帝为“可汗”的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又怎么解释?    在北魏官方文献里,孝文帝改革之前,皇帝一般称为“可汗”,这是不争的事实。稍往前溯,五胡十六国也有称皇帝为“可汗”的,但在内蒙额尔古纳附近连续征战超过十年的,找不到。唯独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与柔然族的战争达到了25年之久;且孝文帝改革后,朝野全面汉化,已不再有“可汗”的称谓。也就是说,花木兰若史有其人,应该生活在拓跋焘时代。    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如今争议也颇多。有说她是谯郡人,有说她是宋州人,有说她是黄州人,有说她是商丘人。如果熟悉史料的话,这些争议其实不是争议,因为历史上的谯郡、宋州、商丘等,指的都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一带。    商丘原是南朝刘宋的土地,拓跋焘在433年将刘宋势力驱逐,至439年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其发动对柔然的战争,从424年开始至449年结束,历时25年。这个时间段,与目下流行的花木兰的生平亦基本相当。    比如说花木兰生于412年,若成立,那么433年商丘归属北魏,木兰应是21岁,在年龄上具备了代父从军的可能。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前,还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可汗大点兵”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符合当时的史实,奴隶主或部落首领发动战争,每家每户出一男丁为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从行孝的角度出发,花木兰代父从军,也成为可能。    花木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抵御柔然的故事,应发生在拓跋焘击溃朝鲜等柔然附属部落之后,在东北设六镇戍边期间,约435年到447年或449年。因为439年双方通过和亲改善了关系,其后的战争走向主要围绕西域的争夺,东北部只是在444年有过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山王拓跋辰等八将“坐击柔然后期,靳于都南”,北魏大获全胜。其他时间基本没什么大仗。    木兰胜利凯旋之时,约35岁或37岁,朝廷封其为尚书郎,亦并不出格。北魏汉化前期,奴隶凭战功可以获得自由民的身份,自由民的军功累积到“策勋十二转”的地步,亦可以做官。且尚书郎的官职虽然靠近中枢,但级别并不大,位居尚书台下属各曹,比起郎中、侍郎等中高层官员,还差老大一截呢。    史无确载,但史家学者多有认可    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目前学界说得很多的就是五个字――“史书无确载”。但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学者程大昌,明代学者徐文长,清代史学家姚石甫、宋虞庭等人,都认为花木兰确有其人,只是年代背景不尽相同而已。这些人既是文学家,又是饱学经史的大学者,自不会凭空乱说。    成书于清代的《商丘县志》也值得参考,其载曰:“……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该县志史料依据源自元代碑文《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    前半段或是可信的。因为北魏前期实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的民族政策,貌似提高了汉人士族官僚的地位,其实不然,鲜卑贵族及其分支勋贵依然唯血统论,史官述史基本也遵循这个原则。笔者的推论是,花木兰有可能是鲜卑奴隶移民至商丘,凭战功跻身贵族行列,《魏书》和《北史》原本应该有她的传记,但“以事闻于朝”,她的女儿身暴露了,犯下欺君之罪,虽赦免,青史留名的机会随即被褫夺。后半段说木兰被拓跋焘强纳为妃、不从自尽云云,绝无可能。    拓跋焘其人,首先是个军事家,然后才是政治家。军事家的谋略,不仅在于如何打胜仗,还在于爱惜士卒和拢固军心。比如他对在战争中“尽忠竭节”的将士,升官晋爵,人口牲畜、金银古玩缯帛等,赏赐很重,毫不吝啬。木兰代父从军之事已然朝野皆知,作为一代开化君主,且能尊崇孔子、提倡儒学的拓跋焘,娶其为妃或可谓之奖赏的一种,但还不至于欺男霸女。当然,若真有其事,史官亦会“为尊者讳”,不予记载。    综上所述,请相信,一代巾帼花木兰的确史有其人,她的传奇不属于哪个统治阶级,而属于广大的老百姓,其孝、其忠、其勇,都是我们民族大家庭共有的美德。    摘自《北京青年报》第8篇、善心无价

  善心无价    王木/文 老春/图    清朝道光年间,永平府“满济堂”粮铺的掌柜刘旗证借了高利贷去冀州拉三十车粮米,本想发一笔财,不料途中被土匪抢得一干二净,刘旗证一气之下死了。为还高利贷,儿子刘云阁只好变卖了粮铺,回到乡下的破旧祖屋里,艰难度日。    一日,刘云阁在昏暗的老屋里唉声叹气,几只耗子在房梁上吱吱乱叫,惹得他心头火起,捡了一只马扎便掷向房梁。只听“砰”的一声,耗子没打中,却把腐朽的房梁砸出了一道裂缝。刘云阁发现裂缝中仿佛有荧光闪烁,他心里纳闷,搬了张脚梯爬上房梁,从裂缝里掏出了一个旧布包袱,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只玉麒麟。    这玉麒麟通体细腻莹白,麒麟爪、麒麟头上有数道红丝,状如血痕,正是用传说中罕见的血丝红玉雕刻成的。“刘家从此又可以兴旺了。”刘云阁激动万分,他听父亲说过,这尊玉麒麟是传家宝,如今从天而降,真是雪中送炭呀!    第二天,刘云阁揣着玉麒麟,到城内各大古玩当铺转了一圈。老板们见到玉麒麟,全都赞不绝口,可当刘云阁说要典卖五千两银子时,他们却话锋突转,大挑玉麒麟的毛病,只肯出几百两银子。    刘云阁明白,这些人全是落井下石之辈,他决定另寻出路。不久,他打听到刘家有门远房亲戚在天津府开了家当铺,生意兴隆。他寻思不妨把玉麒麟典当给亲戚,于是借了路费,把玉麒麟背在包袱里,直奔天津府。    一路上风餐露宿,走近天津府时,刘云阁结识了一个叫马金彪的行脚商人。马金彪与他是同乡,能说会道,几句话两人便熟悉起来,相邀一同赶路。    这日,刘云阁二人走到一处破庙内歇脚,刚落座,突然听到庙外的河里有人高呼救命。两人跑到河边一看,只见一个半百老人在河水里乱扑腾,刘云阁只会几下狗刨,不敢下水,问马金彪的水性如何,马金彪苦着脸说自己是只旱鸭子。没办法,眼见老头儿快溺死了,刘云阁解下包袱交给马金彪,脱光衣服跳下水去。费了好大力气,刘云阁才将老头儿拖上了岸。上岸后,他突然发现马金彪不见了。    刘云阁四下里寻找,不见马金彪的人影,他跌坐在地上。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刘云阁又气又急,解下腰带就要上吊。被救的老头儿拼命劝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过是丢了一块破石头,就要寻死觅活的,你既然连死都不怕,还怕活吗?”老头儿说他叫赵世山,曾经给东家做过四十多年掌柜,如今年老体衰,回乡养老。说罢,他掏出五十两银票塞给刘云阁:“钱不多,就算我报答先生的救命之恩吧。”    五十两银子能干啥?刘云阁捏着银票发呆。赵世山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说:“天底下没有白捡的便宜,也没白吃的亏,银子虽然不多,你可以白手起家嘛!”刘云阁苦笑着说,他除了会经营粮米生意,其他生意不会做,可这五十两银子如何能开粮店?赵世山说:“不会可以学,难道活人能让尿憋死?如果你不嫌弃,就先到我家暂住吧!”    到了赵家一看,刘云阁才知道眼前这个赵世山不简单。他说的所谓给东家做过大掌柜,竟然是朝廷的户部买办!朝廷一年打仗,粮库告急,他十天就为大军筹了二十万石军粮。刘云阁“扑通”一声给赵世山跪下,求教生意经。赵世山摸着胡子说:“这做生意嘛,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多听多看,韬光养晦,绝不赚昧心钱,不论生意大小,一钱银子的利也要放在眼里。”他让刘云阁买了条小船,在一处繁华渡口摆渡,保证刘云阁三年之内学会生意经。    刘云阁以前是个公子哥,哪里受过这等苦。不到两个月,他的白脸晒得乌黑,摇橹的手磨出一片血泡。他打起了退堂鼓,心想这赵世山不是消遣自己吧?叫自己当三年艄公,这不是浪费光阴吗?    刘云阁心里有气,就懒怠下来,整天躺在船上睡大觉。这天,一位客商要渡河,刘云阁正在船上睡得香,摆手叫他另外找船。客商急了,说:“这一时半会儿让我到哪里找?你要多少钱,开个价。”刘云阁没好气地随口说:“五十两。”谁知客商连眼皮也没眨一下,痛快地掏出银子。刘云阁很惊讶,接过银子,懒洋洋地将客商渡过了河。 凭空赚到一笔银子,刘云阁暗自偷笑,揣着银子到镇上的醉仙楼要了满满一桌子好菜。吃完付了账,还没等他走远,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捕快疾驰而来,一见刘云阁,马上一拥而上把他绑了个结实。    “你们要干什么?我又没犯法!”刘云阁大叫。捕快们嘿嘿冷笑:“草上飞,你盗窃官银,还说没犯事?”草上飞?刘云阁急忙解释自己不是什么草上飞,可捕快们不容他分说,就把他拖进了衙门大牢。在大牢里,刘云阁才知道自己摆渡的那个客商正是远近闻名的飞贼草上飞,而他给的那锭银子就是偷窃的官库银两。    刘云阁百口莫辩,等赵世山得知消息,把他从大牢赎出来时,刘云阁已经被折磨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    赵世山忍不住皱眉说:“做生意很忌讳宰客,因为宰客就是宰自己的良心。等良心宰光了,生意也完蛋了,弄不好还会有报应啊!”刘云阁自知理亏,发誓以后不再宰客。赵世山说:“我知道你埋怨我不帮你,以为我叫你摆渡是耍弄你,可你知道我叫你摆渡的原因吗?”刘云阁摇头。赵世山就说,做生意什么很重要?当然是眼明心亮,通达四方,而这渡口整日人来人往,天南地北的路人在船上高谈阔论,除了艄公,谁还能将天下的买卖行情了如指掌呢?原来如此!刘云阁恍然大悟。    养好伤后,刘云阁老老实实地又回到了渡口。一晃大半年过去了,一天,他听一个过河的客商说承德府近日流行麻风病,心里不禁一动。治疗麻风病,少不了蕲蛇这味药,现在是数九隆冬,蕲蛇难以捕捉,药店的蕲蛇干品必定紧俏,于是他急忙向赵世山借银子,准备购买一批蕲蛇干品运往承德府。赵世山听后,点头说:“不错,这是笔好买卖,银子我借给你。但是,买卖的价钱要我说了算。”刘云阁笑说:“一切听您的。”    果然,承德府的蕲蛇干品紧缺,很后都被炒到了百倍以上的价钱,刘云阁本想借此大赚一笔,谁料赵世山却劝他把蕲蛇平价卖出。刘云阁不明白是何用意,赵世山说:“真想发财,必先立德。”刘云阁虽然想不开,可因为有言在先,他只好听从赵世山的话,把蕲蛇平价卖出。    过了不久,承德府有个姓黄的富商得知刘云阁不乘人之危,平价买卖蕲蛇,心里十分佩服他的为人,于是亲自上门请刘云阁与他合伙做生意。刘云阁又惊又喜,有了大笔银子做本钱,他大展拳脚,不但赎回了自家的粮铺,还赚下了万贯家财,比当初买卖蕲蛇的利润翻了许多倍。直到现在,刘云阁才明白赵世山的话:诚信买卖,不乘人之危,才是生财之道啊!    这年冬天,天寒地冻,刘云阁在自家后花园里与妻女暖酒赏梅花,忽然听见门外有人声音颤抖地高唱莲花落。刘云阁叫家人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瘸腿叫花子端着个破碗,在门外乞讨。刘云阁见他可怜,让人把他扶进暖屋,取来酒菜给他暖肚子。    叫花子连声道谢,马上风卷残云把酒菜吞下了肚子。吃饱后,他来了精神,从怀里掏出一个旧布包袱,对刘云阁说:“这位老爷,小的有个传家之宝,是天下罕见的血丝红玉石雕刻的玉麒麟,如果老爷有兴趣,我愿意忍痛卖给老爷。价钱嘛,一口价,一万两,怎么样?”一听“玉麒麟”二字,刘云阁打了个激灵,仔细一瞧叫花子,这不是马金彪吗?马金彪却没认出他,还在大谈玉麒麟是无价之宝。    刘云阁接过玉麒麟,把玩许久,笑着说:“是个好东西,我要了。钱吗?我是一分也不会给你的。”“你……”马金彪双眼发红,厉声说,“你别欺负我是个叫花子,又瘸了腿,老子就是拼了命,也不会让你抢去我的传家宝。”刘云阁笑道:“你的传家宝?你睁开眼瞧瞧我是谁。”马金彪看了半天,突然面色惨白:“你是刘……”刘云阁点点头,马金彪瘫在了地上。许久,他突然跪倒在地,把头磕得“咚咚”响:“刘老爷,你大人有大量,饶了我这条狗命吧。”    原来,当年他偷走玉麒麟后,本想卖个好价钱,不料买家却想抢他的玉麒麟,情急之下他失手把那人打死了。打死人要偿命,马金彪惊慌失措,连夜出逃,此后他怀揣玉麒麟,漂泊四方。一次他在半路上遇到山贼,为了保住玉麒麟,让山贼把腿给打瘸了。残疾的他既怕官府缉拿,又怕玉麒麟被抢,有家不敢回,只得乔装成叫花子,四处乞讨度日。    刘云阁听完,感慨不已,他包了一封银子和许多衣物干粮,让马金彪回家。马金彪不敢相信,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问:“刘老爷,难道你不恨我?”刘云阁说:“我不但不恨你,还要感谢你。”马金彪愣了。    刘云阁说:“马金彪你知道吗,其实你当初偷走的不是玉麒麟而是贪婪。而我救人,很后救的却是自己。如果当初不是你偷走玉麒麟,如今瘸腿乞讨的人很可能就是我。”看着傻了眼的马金彪,刘云阁笑笑说,“马金彪你自以为这玉麒麟真是无价之宝吗?可你知道吗?拥有一颗救人的善心,才是天底下很珍贵的无价之宝!”第9篇、三国演义的故事

 

  附: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    桃园三结义(刘备 关羽张飞)    怒鞭督邮(张飞督邮)    温酒斩华雄(关羽 华雄)    三英战吕布(刘备 关羽 张飞吕布)    连环计(王允貂蝉 董卓 吕布)    三让徐州(陶谦刘备)    淯水之战(曹操典韦 张绣 胡车儿 曹安民 曹昂)    辕门射戟(吕布刘备 纪灵)    煮酒论英雄(曹操 刘备)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 孔秀 韩福 孟坦 卞喜 王植秦琪)    千里走单骑(关羽 曹操)    古城相会(刘备关羽 张飞 赵云)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三顾茅庐(诸葛亮 刘备)    大战长坂坡(赵云 张飞)    舌战群儒(诸葛亮 张昭 虞翻 步骘 薛综 陆绩 程秉 严畯)    群英会(蒋干周瑜 曹操)    草船借箭(诸葛亮 鲁肃 曹操)    火烧赤壁(周瑜曹操 诸葛亮)    三气周瑜(诸葛亮 周瑜)    割须弃袍(曹操马超)    截江夺阿斗(赵云 张飞 孙尚香周善)    定军山之战(黄忠 夏侯渊 张郃)    败走麦城(关羽关平 潘璋 马忠 孙权)    白衣渡江(吕蒙)    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 刘备)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备)    七擒孟获(诸葛亮 孟获)    失街亭(马谡王平 司马懿 张郃)    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    杨修之死(曹操杨修)

第10篇、都是炫富惹的祸   都是炫富惹的祸    文/一飞冲天    炫富打响场    清乾隆年间,章丘有个财主姓马名守富,家里田产广阔、骡马成群。这一年麦收时节,马家得了个好收成,马守富就志得意满起来,问大家:“我什么都有了,可外面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我马守富,怎么才能让别人都知道我呢?”    管家张锁财就说:“主人,要别人知道咱富又有何难呢?打响场不就行了。”    马守富听老一辈人说过打响场,顾名思义就是给打场的牲口身上多挂几个铃铛,牲口走起来哗哗地响,叫外人听见,就知道他家今年收成好。马守富就说:“打响场再响,能有多大动静?”    张锁财笑道:“要有多大动静就能有多大动静,到时候只怕全县人都能听见呢。”    张锁财给马守富出了个主意,让马守富把打场的麦场挖成一个坑,打下木桩,再在上面铺上厚厚的木板子,木板下面系上千万个铃铛。然后,如平时打场一般,上面铺上麦子,骡马拖着碌碡来回走动,木板和铃铛发出隆隆的响声,一定能传很远。    马守富一听,这办法不错,便让张锁财去办这件事。    没几天,一切都准备好了。马守富到场院一看,偌大个场院都铺好了木板。等到打响场的那天,场院里同时套上几匹健壮的骡马,后面拉着个大碌碡在木板上跑着,发出隆隆的巨响,如打雷一般,震得人耳朵疼。    很多乡亲跑过来看新鲜。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四乡八镇凡是走得动的都来了。马守富就吩咐下去,凡是来看打响场的,都是给他马守富面子,到吃饭的时候,每人给一碗粥几个馍。这样一来,来看马守富打响场的人更多了。几天之内,在马家场院附近聚集了几万人。马守富看着高兴,这下他的声名算是传出去了,以后再出门,看谁还不认识他马守富。    马守富打响场,连着打了五天。一算账,竟然吃去了几百垛粮食,他这才有点发慌,想叫停。可还没等他叫停,就来了几个县里的差役,二话不说把铁链套在马守富脖子上,把他拉走了。    差点丢了命    马守富不知自己犯了什么罪,稀里糊涂地到了县衙大堂。县令坐在堂上,面沉似水,一拍惊堂木,说:“大胆刁民,你可知罪?”    马守富跪在堂下,说:“小民一直安安分分,真不知犯了什么罪。”    县令黑着脸说:“这几天你家里好热闹呀,我在县衙都听见响声了。你把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想干什么?有人举报你聚众谋反,可有此事?”    马守富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大了,自己打个响场,竞扯上了造反这样的大罪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吓得他体如筛糠,连连磕头,说:“启禀大人,小民冤枉呀,小民只是打打响场,请大人明察。”    县令说:“哼,你家打个场就闹出这么大动静,可见你本事有多大,要造起反来,谁能挡得住!”    马守富还想辩解,县令却给他一顿板子,打得他皮开肉绽,然后关进了大牢。在大牢里,马守富想想前几天打响场的热闹劲,再看看现在,真像是一场梦,肠子都悔青了。    又过了半个月,县里再提审马守富,这回大堂正中坐的竟是京城派来的钦差。原来,县令把这事报到了朝廷,乾隆知道后非常震怒,于是便派了钦差来审理这个案子。    马守富再三申辩自己没造反,钦差却说,按大清律例,平民相聚不能超过百人,你马守富一下子聚了好几万人,不是谋反是什么?钦差在马守富身上用了很多酷刑,很后马守富挺不过去,只好承认了,当堂就被判了死罪。按说要斩立决,亏了马家有钱,上下打点,才判了个秋后问斩。    马守富在大牢里,整个人都散了架。这天,马守富的老婆来探监,两人在大牢里抱头痛哭。老婆对他说:“管家张锁财是个畜生,他怂恿你打响场,然后悄悄报官。现在他趁乱把马家的田产和店铺都篡改到他名下了。”    马守富这才知道自己信错了人,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有认命了。    马守富在大牢里又待了一个多月,离开刀问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天,县令突然出现在牢房里,他告诉马守富一个好消息:经过调查,当时马守富聚那么多人,的确没干别的,只是打响场而已,这案子还有挽回的余地。很后县令对马守富说:“只要依了本官一件事,你便可以活命。”    马守富又燃起一丝生的希望。    原来,京城里的乾隆闲来无事要下江南,正好要路过章丘。县令就想出个别出心裁的接待办法,要在乾隆路过的地方全部铺上绣金地毯。说起来容易,那可是一百多里地,一个县哪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呀!县令就想到了马守富……    县令说:“虽然你有冤情,但朝廷已定案了,我一个县令也不好随意翻案。我早就听说你家祖辈藏下一笔黄金,只要你能拿出来,就说明你没有谋反的意思,我再向上面美言几句,你的性命便能保下了。”    马守富暗自吃惊,他们马家的财富确实不光是那些田产和店铺,还有几代人积攒下的一批黄金。这秘密不知县令怎么知道了。马守富考虑再三,只得向县令说了秘藏黄金的地点。    又要打响场    不久,乾隆果然从章丘路过,踩上了百里之长的绣金地毯,随后马守富就被从牢里放出来了。    马守富出了大牢,家里就不是以前的样子了,他的房屋、田产都成了张锁财的。马守富全家就在过去的柴房里住,日子过得一贫如洗。    马守富出来后才知道,乾隆来章丘的时候是多么热闹,地毯一铺就铺出了上百里地,上面用金丝绣着“万寿无疆”,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金晃晃的一片。事后,有人趁乱捡了绣金地毯去,哪怕捡了一小块的人也都发了财。马守富就想,这场景跟自己打响场又有什么区别呢?    马守富失去了财产,却捡了条命,他过起了耕种劳作的生活,反倒知足了许多。几年后,马守富听到一个消息:又要打响场了,而且还是在他当年打响场的那块麦场上。打响场的不是别人,就是马守富以前的管家张锁财。    原来,张锁财得到了马家的财产,又经过这几年的积攒,不由得也想显显富,而显富很好的办法就是打响场。张锁财吸取前车之鉴,他在麦场前挖了一道深沟,乡亲们只能隔着沟老远地看他打响场,不用担心聚众谋反的罪名,还不用管饭,真是一举两得。    一切都准备好了。张锁财便开始打响场了。乡亲们蜂拥而来,隔着道深沟,把道都给堵住了。马守富也到现场去看了,见张锁财打的响场比自己还厉害,用的已经不是木板了,换成了铁板,碌碡也是铁的,骡马的蹄子也用铁包着,那动静比马守富当年还大。    张锁财打了几天响场,人们就开始议论张锁财不仁义,当年马守富打响场,还能管穷人一顿饭,张锁财却光叫人听个响声。乡亲们商量着,一定要让张锁财破破财,要不光叫他显摆,便宜他了。    这天,张锁财正琢磨着该收场了,官府却来人把他带了去。县令又是一拍惊堂木:“大胆刁民,你可知罪?”张锁财并不害怕,说:“大人,我并没聚众,我已经挖了道深沟,把人隔开了。”    县令会心一笑,说:“没聚众就没罪了吗?你那个响场办得那么热闹,跟唱戏似的,难道不是罪吗?”    张锁财不解,难道热闹也是罪?县令就说:一个月前,乾隆很宠爱的香妃死了,乾隆下令全国停止一切娱乐一年,有抗令者,轻者发配,重者砍头。而张锁财不早不晚,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打响场,让人们热热闹闹地去看,还不是抗旨吗?    张锁财一听吓坏了,连连磕头求饶。县令也痛快,说:“叫我不上报此事也好说,你得拿出全部财产。”    原来,乾隆死了香妃,心里不痛快,身边的太监就出主意,何不再下一次江南,就当出去散散心了。乾隆觉得不错,于是诏令天下。县令知道后犯起了愁,接待乾隆需要钱,上次用的是马守富家的黄金,这次钱从哪里出呢?就在这时候,张锁财打起了响场,百姓把他告到县里,正中县令下怀,就把他抓了。    张锁财为了买命,只好自认倒霉,把家产都拿了出来。县令用那些钱又置办了一条新的绣金地毯,乾隆来到章丘县,又风风光光地从地毯上走过。    张锁财打响场,同样没打出好来。马守富知道后直说活该,不光因为当年张锁财对他不义,他更恨张锁财有了钱也要打响场。    谁很能折腾    过了几年,又传来乾隆要下江南的消息,可是现在章丘没有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的富户了。县令只好下令,全县百姓按人头出钱。    这时马守富已经老了,但他脑子不糊涂。他看到乾隆一次次下江南,不禁叹息了一声:“皇上这么爱打响场,什么样的江山也承受不了呀,看来这大清也长久不了。”    这话还真叫马守富说中了,正是乾隆的打响场动摇了大清江山的根基。马家世代的积蓄还不够乾隆两次过章丘的花费。章丘只是个小地方,而乾隆六下江南,要经过多少个这样的地方呢?    说来说去,场面很大的响场还是乾隆打的,他这一打响场把国本都打进去了。普通人折腾开了,很多折腾家里的那点东西,皇帝折腾开了,那可就是折腾国本了。    多少年后,当地人有了钱想显摆,就有人说他这是打响场,打响场这个词便在当地流传了下来。 第11篇、没上过军校的毛泽东为何能*于天下

  毛泽东的军事成就,印证了我中华文化的伟大,印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只要我们找回自己的民族自信,回到优秀文化上来,就没有中华民族战胜不了的对手,没有中国人办不成的事。抛弃自己的宝贝跟随西方起舞永远是很愚蠢的,迟早会葬送我民族的前途。

  毛泽东是世界军事*一人,在其有生命的记录里,没曾有任何人战胜过他。倒是日本人服了他,蒋介石怕了他,美国佬躲避了他,印度人恐惧了他。在他仙逝几十年后,有远识的美国军事家仍念念不忘毛泽东的军事震憾力,发出了"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只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警世铮言。

  对于毛泽东的军事渊源,很多人好奇不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毛泽东的军事渊源来自其他军事将领。这是一种天然的误解。误解的根源在于,人们习惯以军校履历衡量一个军事天才的成长经历。如果仅从衡量一个军事将官的成长履历来看,也许军校履历是重要衡量指标。但是,对于一个人类有史以来绝顶的军事天才和军事智慧家来说,军校履历是不足挂齿的军事小儿科。试设想,黄埔军校能教出什么实用的战略理论和大智谋略吗?至多只不过是教一点正规军队的操训规范而已。就拿我们当今的国防大学来说,你能指望他造就出毛泽东式的军事战略家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毛泽东的军事渊源来自哪里呢?

  来自充满军事智慧的中华浩瀚史书。洋洋洒洒的二十四史,没有一史不与军事事件有关,而这些军事事件无不闪耀着军事奥妙。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书中,甚至连古老的诗词、歌赋都充满军事哲理和军事智慧,比如苏东坡、辛弃疾、岳飞等宋代名将的诗词。"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正是伟大军事家巧施妙计、决胜千里的辉煌战例体现。天才的毛泽东好读书、会读书,他与我们平庸之辈不同之处,就是能从浩瀚的史书中读出惊人的智慧;

  来自闪耀军事谋略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可谓军事万变之法,把握人类军事之通律,适用于人类一切战争。以毛泽东的天才领悟能力,他能将《孙子兵法》古为今用,发挥到有限。毛泽东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围魏救赵"常道而行之,将"围魏救赵"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来自充满军事玄机的"三国、水浒"."三国、水浒"将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寓于文学艺术和诗情画意中,让人顿生出无限的军事遐想,变为不会打仗也会"谈仗"的军事迷。善于把握玄机的毛泽东自然心领神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其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诸葛亮一生只玩过一次空城计,据说还是罗贯中编造的。而毛泽东一辈子都在运用和实践空城计。其中很大的空城计莫过于"文化大革命"的空城计。那是在用他的逝后之力与他的一帮随时可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当权"战友"唱空城计。其结果,他的一帮当权战友在其仙逝后也没有能战胜他,因为在毛泽东的身后,是无边无际支持他的人民。

  来自驾驭战争时局的军事辩证法,毛泽东之所以总能出奇制胜、战无不胜,远胜一切中外军事家和政治家,就是因为他能将哲学智慧和唯物辩证法天衣无缝地运用于军事战争和军事谋略。越遇险境,毛泽东智慧、谋略越多,胆识越大。而这是古今中外军事家无法具备的天质,同时代的周恩来、朱德、林彪、彭德怀、蒋介石无法望其项背。毛泽东在哲学和辩证法上的造诣,决定了毛泽东在军事战略上的登峰造极之成就;

  来自胆识超越宇宙的独有内在胆质。毛泽东的胆量究竟有多大,我们无法用词语来衡量。当一代元帅林彪看不到井冈山红军生存希望、质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时候,毛泽东柳暗花明地曝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惊天曙光。当四、五十万蒋介石大军铁桶似地包围中央红军的时候,群首无计,惊惶失措,唯有毛泽东心静如水,妙计奇生,他想出了事后连朱德不得不后悔莫及的天方妙略:跳出包围圈,奔袭浙江,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当胡宗南率几十万大军追剿毛泽东几百人的队伍时,连任弼时、周恩来都惊出一身冷汗,而毛泽东却指挥若定,牵着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倒捉迷藏,悠然自得。这是何等胆量与气魄!

  来自对人民群众无尽力量的崇高认识和不容置疑的相信。人类有史以来,*一个绝对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并能将群众全部发动和组织起来的人,就是毛泽东。他的人民战争理论和淋漓尽致的人民战争实践,将日本鬼子、国民党军队、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军深深地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一切战争对手只能被人民战争的漩涡所吞噬,而不可能有挑战毛泽东的还手之力,这是何等的战争伟力与气魄!为何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在西方列强面前不堪一击,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毛泽东的群众意识、群众基础、群众支持和人民战争支撑。

  来自毛泽东自身特有的天才本领。毛泽东的很多本领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他的超人智商决定了类似林彪这样的战争天才也不得不臣服十分。(www.limaogushi.com)要不,一代人杰周恩来、一代神胆彭德怀、一代战将刘伯承又怎会甘拜下风地听命于毛泽东呢?林彪说毛泽东一句顶一万句,并非奉承话,而是发自天才林彪几十年的心灵感受。周恩来说中国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只有毛泽东。要知道,毛泽东战胜蒋介石并不是靠的旁门偏道或外来支持或暗杀行刺,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帮衣衫褴褛的农民军队和军事智慧。

  为什么现在的美国佬不怕现在的中国人,而以前的美国佬怕当时的中国人呢。道理只有一个:

  骄横的美国佬确实未曾害怕过任何一个*、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支军队,但是,他们却永远害怕一个胆量冲破天、智慧赛神仙的人,这个人不是斯大林、也不是邱吉尔,更不是戴高乐,而是来自于草根、崛起于弱势的万古*一人:毛泽东。

  毛泽东是人类有史以来很深邃的智慧家,这种智慧能穿透时空,超越末来。没有毛泽东,世界将会延续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是毛泽东*地改变了这一神话。没有毛泽东,就决没有蒋介石在大陆的失败,中国共产党除了毛泽东,没有哪个政治家是蒋介石的对手,包括极为杰出的周恩来,更不用说其他后来人了。

  毛泽东作为英雄,与其他所有英雄很大的不同是:只要他有一丝力量站稳脚跟,不论面前的巨无霸有多大的能量,他都会奋力叫板,以无穷的智慧和胆量撂倒对方,直至把巨无霸打成肉泥。其他的任何英雄都不具备这样的胆量和智慧,哪怕是万分之一。当年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突厥吉利的屡屡侵犯和挑衅,尽管经过数年的忍气吞声和励精图治,双方力量已接近势均力敌,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仍不敢应战。直至唐军力量远超对手 ,唐太宗李世民方敢决战突厥吉利 .而毛泽东却惯于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率领一帮农民军建邦立国,统领世界弱国对抗两霸(第三世界),打破两个强国统治世界的"雅尔塔"格局,朝着"寰球同此凉热"阔步挺进!

  虽然毛泽东逝世后,一切又颠倒回来了,世界和中国再次进入水深火热,但,毛泽东的精神财富仍在,早晚,我中华优秀分子还会拾起他来,所向披靡!

第12篇、“文过饰非”害死人

  “文过饰非”害死人    作者/眭述明    公元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取代司马氏当了皇帝,但不过100天,就被刘裕等北府将领赶出了建康城。    桓玄逃离建康后,便退回到他的老巢江陵。从永和元年(公元545年),桓温任荆州刺史,掌握长江上游兵权后,桓氏世镇江陵,故旧甚多。桓玄退回来后,只要认真吸取失败教训,上下团结一心,很难说不会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一天。事实上,桓玄回到江陵根据地之后便开始召集荆州兵, “曾未三旬,有众二万,楼船、器械甚盛”,还是相当具有实力的。他凭借着这股力量,重新率军东下,企图夺回建康,重登皇帝宝座。结果却在峥嵘洲(今湖北省鄂城县)一战中,被不到一万人的北府兵击垮,桓玄只得再退回江陵,不久被杀。    桓玄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责任在于他自己。刘裕起兵后,不说桓玄举措乖谬、指挥失策,也不说他经常驾着小船四处游荡,以备兵败逃走,致使部下失去信心,未战先败。单看他逃离建康后,在半路上一心作《起居注》,而不与部下议论时事,就知道他犯的错误有多可笑了。    《起居注》是什么重要文章,值得桓玄置政权存亡与全军将士生死于不顾,一心一意去写作?它无非是帝王的言行记录而已,主要作用是为以后修史和从政留下依据和借鉴。这项工作虽然不可或缺,但随行的文秘人员完全可以承担此项任务。事实上,魏晋以下各朝还专门设有起居郎等文秘人员,负责编撰《起居注》。桓玄倒好,在溃逃途中,居然亲自动手写起《起居注》来,而且专注到这种地步,可谓*,后无来者!    桓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资治通鉴》说得很明白: “自谓经略举无遗策,诸军违节度,以致奔败。”就是说,我桓玄被刘裕赶出建康城,败退江陵,不是我指挥失误,而是各部队不服从我的指挥和命令造成的!若要追究失败的责任,自然不在我桓玄,而是各部队的首脑!――天底下居然有这种文过饰非的伪君子!刚打了败仗,他便把责任和过错全部推到了部下身上。他的部下看到这部《起居注》会作何感想呢?就是原本继续愿意为他效力的,多半也会打退堂鼓了。峥嵘洲一战,桓玄别说只有两万部队,就是有20万人马,肯定也会被“兵不满万人”的北府兵消灭干净!    工作中出现差错,这本属正常现象,只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虚心总结经验和教训,焉知不能变坏事为好事?相反,出了问题不去处理,而是掩饰过失,推卸责任,甚至在总结报告里做假文章欺上瞒下,这样的人迟早要步桓玄后尘。第13篇、平三藩蒙古出力多少   平三藩蒙古出力多少    作者/吴智嘉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长达8年,战火波及清朝的大部分疆土,是有清一代入主中原、开疆建制之后,*一次面临危及*存亡的重大事件。在这次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满洲八旗蒙古、外藩蒙古诸部尤其是漠南蒙古各部落,在坚守要塞、提供辎重、围点打援、参与会战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是蒙古诸部辅佐满洲平定天下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军事合作,为巩固统一中央集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清之交,明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趁明朝土崩瓦解之际,各率所部分别降清,均被封王。当清军于顺治年间南下中原之时,明末降将又充当先锋,消灭了南明王朝及农民起义军残部。之后,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之孙耿精忠受命分别留镇云南、广东、福建。至康熙元年(1662年),吴、尚、耿三人所据地方形成威震一方的藩王势力,“世称三藩”。康熙十二年,尚可喜、吴三桂、耿精忠三人假意上书请撤,告老还乡,康熙帝即命全撤诸藩,吴三桂遂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自称“兴明讨虏大将军”,于远近传扬反清檄文,耿精忠、孙延龄亦起兵响应。此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陕西各地相继反叛,孤守台湾的郑经及察哈尔部蒙古布尔尼亦借机反叛,全国大半陷入战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的治疗效果如何?看过来了解一下!

西安看癫痫病哪家医院好?推荐一家专业的医院!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排名和评价介绍!

西安癫痫医院的诊疗费用是多少?优惠政策了解一下!

西安癫痫病医院哪家好?推荐一家专业治疗癫痫的医院!

热门栏目